Wednesday 28 May 2014

小小的成人笄禮

如果對中華文化有一定的認識的話,那成人禮對各位來説應該不陌生吧?
在華族禮儀裏,人的一生中會經歷十個大事或者禮節,這十個禮節我們便稱它為「人生十禮」,而成人禮,便是「人生十禮」中的其中一個禮。
那人在何時進行成人禮呢?在古代,男生的話就是二十嵗而女生的話則是十五嵗,所以就有了「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這兩個詞的出現。但是在今時這種科技社會裏,加上我們復興的重點是在文化和禮儀方面,如果能在年齡上配合到自然是最好,但如果不能也無妨。

爲什麽要復興成人禮?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只要在搜索器搜索就有很多類似答案。基本上是小孩已經長大成人了,需要知道自己成人後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沒有再依靠父母,獨立起來。
洋人的做法比較直接,當孩子18嵗後,就趕他出家門,讓他自生自滅。(這也是我聼回來的,是真是假我就不知道)而我們華人的做法,則是比較「溫馴」些——告知孩子已經成人,他真正的人生經歷正要開始之類的。

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禮儀,因爲我在現代社會看到了很多例子……那種到了30、40嵗還在依靠父母的人、不讀書不工作不受訓(也就是俗稱的NEET)的年輕人、還有一些無法承擔壓力就跑去玩跳樓的年輕人等等。
雖然這是一種病態,但是我認爲,他們應該是無法接受,又或者還沒有心理準備去接受以及承擔這些社會責任,而選擇了逃避。
成人禮就是讓小孩知道、讓他有了一個這樣的心理準備,同時也是自身開始獨立的第一步。在成人禮裏面有一項「聆訓」,這也是父母對孩子的最後一項訓話……一個真正的成人沒有必要好像小孩子那樣被訓話吧?(當然,有時候犯錯的話,還是要訓的。)

啊,廢話說完了,我就說說這個成人禮的進行吧……
那一天,我被塞了「成人笄禮縂協調」這項巨大的任務,在我完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我竟然答應了這個要求。
成人笄禮的對象,則是一個十五嵗的女孩陳某,這個女孩在2013年有參加過馬來西亞第六屆華夏文化生活營,可是因爲年紀過於年輕的關係,因此那時的集體成人禮她便無法參與……
今次的成人禮,是家庭式的,因此和集體成人禮的方式大有不同。

我身為低調的縂協調,我閲讀了無數關於成人笄禮的有關資料後,便開始尋找所需禮器與禮具,由於我沒經驗的關係,我也向某網絡紅人黃某請教有關事務(當然有不少禮器與禮具在他那邊,我是一定要找他的),以及拜托馬來西亞漢服運動創始人之一的江某最終確認關於成人笄禮的過程和流程。
禮器、流程沒有問題了以後,接下來就是人物和日期的問題。

我向主人公笄者陳某確認有關日期與時間,由於某些原因,這個成人禮便從原本的2月拖到5月去了。

因爲是家庭式的成人禮,因此所需人物並不多——正賓、贊者、贊禮官、執事。
正賓——我們找到了年輕貌美、身材苗條而且已經有了小孩、對華夏文化有一定的熱誠的太太鍾某來擔任。
其他的三位則由……如何説好呢?在前面我有提到,主人公陳某參加過馬來西亞第六屆華夏文化生活營,她所參與的那一組組員(因爲生活營裏有分組),來擔任餘下的三個職位,因此感謝他們這幾位——張某、王某、K某和黃某。原本還有一個楊某會到來幫忙,她好像弄錯了地點結果趕不及過來……

在這個成人禮前一個禮拜,我們進行了小小的彩排,在江某的協助下,這個流程沒什麽問題。

接著,2014年5月25日,陳家就正式舉行了成人笄禮。我們在約定時間前一個小時半到來主人公的家,來佈置場地,以及對流程作最後的修改——將女生的拜,改成「萬福」和「肅拜」。
中午一時,佈置完畢,連報章記者也已經到達,接著就是等待最重要的兩人——正賓鍾某和贊禮官王某的到來。結果他們很準時,中午二時就到達了。(我沒有在埋怨,真的,沒有。)

當然,在這之前江某也像主人公的父母親屆時整個流程。



然後,

成人笄禮開始。


當然有「三加」這個成人禮的重點。


▲第三加——髮釵

然後就是喂湯圓。這個並不是成人禮(有白紙黑字記載)的流程,其實這個過程是我們南洋人的習俗來的。那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湯圓要吞的,而不是咬碎……


照片我放不多,因爲我沒拿多少……
對了,圖片皆摘自網絡。
就這樣,表字、聆訓以後,成人禮便完成了,可喜可賀,可喜可賀啊。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個籌備的成人禮(雖然也是人家幫我的),但看到成功完成,我的心裏面的那團火越來越旺盛了。

華人的文化漸漸消失,身為華人的我們,除了在教育(語言、書寫繪畫、華樂、武術、裁製)方面,禮儀與真正的文化精神,需要復興、需要傳承下去,除了讓子孫過得有民族尊嚴以外,也可向邪惡勢力正面對抗,將邪惡的力量感化掉,使世界過得更美好。(咦?)

關於這個,報紙好像有報導:



要做的話,哪怕是沒有經驗,只要你肯道出,會有人來幫你的;什麽也不說,死的還是你自己。(我可不信關於華夏復興運動,會沒有人來提供幫助)
不管在哪一個國家,也是一樣可以辦到的。反正,華人遍佈全世界,不是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